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近些年矿业发展状况(中国矿业发展现状)

新闻中心

中国近些年矿业发展状况(中国矿业发展现状)

2025-01-11

矿业的发展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有关专家在经过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了《中国矿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xx年,公司围绕安全生产,以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效益的企业经营目标,坚持高效生产的经营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把经济发展作为公司发展的第一要务。一年来,公司在工程设计与施工、矿山的高效开发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官网。根据搜索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官网显示,中国矿业金融发展报告可在该官网查看,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中国银行首次联合发布,报告从矿产资源禀赋、价格要素、定价机制、资本市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金融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提供参考。

中国金属矿业发展面临得主要问题

如铁矿石、锰矿、铬矿等需要大量进口,且资源保证程度呈下降趋势。同时,我国矿产资源结构不合理。我国中小型矿偏多,大型矿偏少;贫矿多,富矿少;综合矿偏多,单一矿偏少。矿产资源利用率低,采富弃贫,采易弃难,乱采乱挖乱开现象严重,矿产资源浪费较多。

一般主要钼成矿带内的大型、超大型矿山的勘查程度较高,如东秦岭钼成矿带内的金堆城钼矿和栾川钼矿;中小型矿山及西部地区勘查程度较低。经过地质工作达到勘探程度的储量占总保有储量的50.5%,达到详查程度的储量占48%,二者合计,详查以上工作程度的储量占到我国钼矿总保有储量的93%。

矿业发展的核心是搞好地质勘探工作,要规避勘探的高风险,开辟社会的融资渠道,按照国际矿业的运行规律和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矿业资本市场已成为发展我国矿业的首要任务。 发展矿业资本市场不但是矿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商业性矿产勘查的总体形势

1、当前,随着我国地质勘查管理体制改革,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初步实现了分开运行,商业性矿产勘查呈发展之势,矿业权市场日趋活跃,勘查主体、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势日益显现,商业性矿产勘查市场已经启动。尤其是近几年受需求拉动的影响,矿业呈现周期性复苏的态势,商业性矿产勘查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2、从主流认识看,我国商业性矿产勘查体制框架初步形成,矿业权制度逐步完善,市场主体正在形成,商业性矿产勘查已经上路。 初步形成了商业性矿产勘查的体制架构 集中统一的矿产勘查体制初步形成;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的机制初步建立;探采结合的矿业新体制初显端倪。

3、从近6年的实践看,公益性地质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其规模、找矿效果还远不理想,这与纵向一体化的油气矿产勘查开发形成明显的“二元”结构,也成为解决我国资源瓶颈问题的核心问题之一。

我国矿产资源总体形势

1、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导致资源刚性需求持续增长、供需矛盾不断加剧。近10年间,我国矿产资源供应增速比前10年平均值提高0.5~1倍,高出同期世界平均增速0.5~1倍;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石油、铁矿石、铜、铝等大宗支柱性矿产对外依存度均已超过50%。

2、当前国内外矿产供求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矿产品价格趋升,利润空间增大,风险相对减小,有利于拉动商业性矿产勘查投资。 矿产品需求量的迅速增长,大多数矿产品的市场价格大幅攀升,拉动了全球矿业投资和勘查投资,国际矿业融资环境趋于改善。矿业融资环境的改善保障了矿业投资的源头,为矿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按照现有查明矿产资源储量与预测需求量分析,石油、铁、铜、铝、钾盐等大宗矿产品对外依存度仍将处于较高位,资源短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约束将进一步增强。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是我国加速实现工业化时期,也是工业化的高峰时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将居高不下。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资源供需形势将更为严峻。

5、我国短缺矿产的突出问题集中表现为:一方面,大部分矿产的资源储量呈减少趋势,保障能力退化;另一方面,国内需求规模持续增长,供应压力不断增大,使得对外依赖严重,形势非常严峻。

6、从自然资源的优势上我们不难看出,我国是“资源大国”,从自然资源的劣势上看,我国又是“资源小国”。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平衡,气候、地形条件的限制,说明资源开采困难,成本高。我国的资源分布不平衡,东西部差异很大。

Copyright © 2021-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